通信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附考研分析)

一、职业简介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也是现代高新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国民经济神经系统和生命线。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通信和信息系统,包括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

其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及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方面的内容,又有军事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的各类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为主的各种通信和信息系统。培养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网知识,能够在通信领域从事科研,设计,制造,经营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国防工业从事通信技术和装备研制,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硕士研究生对通信与信息系统要有扎实而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国内外通信与信息系统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有计划、熟练运用现代通信领域中的专门知识,有创造性开展理论和新技术研究的本领,能独立研究,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技术问题,有组织才能。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精通一种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写作研究论文。

伴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中国IT行业也在逐年递增,很多企业对于技术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当前通信和信息非常火爆。通信和信息系统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各种通信和信息系统,包括信息获取,信息传递和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其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及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方面的内容,又有军事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的各类信息系统。

现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高校48家。其中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军事科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


通信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附考研分析)


二、就业前景等

1、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IT产业从2002年到2004年间每年分别以11%、15%和14%的速度递增,远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每年32%的增长速度。

许多IT企业为了适应行业发展与产业变革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这就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就业已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在趋之若鹜的找工作大学生面前普遍抬高了门槛,减少了起薪。有的用人单位过于重视英语证书,IT证书,“优中选优”;部分用人单位盲目要求应聘者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部分用人单位片面延长毕业生的就业试用期,IT市场的起薪明显减少。

下图为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前景综述图,就业率较高、去向最多职位为通信工程、去向最多区域为北京,去向最多,以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


通信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附考研分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热点的大背景下,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在逐渐提速,现已跃居全国工业首位,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同时又是现代高新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与血液。这就决定了今后几年内,那些和信息紧密联系的有关行业将会有一个大的稳步发展,这个专业——通信和信息系统专业就是近几年才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发展异常快速的重要科目,所培育出来的人有能力增加这个行业的运作能力。

由于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比较早,但是起步比较缓慢,各项装备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有关的企业也多分布于沿海地区,国家对通信技术进行了大力建设,所以该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3G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再次增加了对通信技术人员的需求。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随着人们对信息资源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各个省市都先后将信息产业作为本地支柱产业来抓,并且这一专业也几乎贯穿于各个学科以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行各业离不开信息的建设与维护,所以即使毕业生人数有增无减,但因社会需求仍有空缺,今后的就业仍继续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精尖技术人员就业前景更为广泛而优越。

2、就业去向等

当前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是,从事通信领域的科研,设计,制造,经营以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与国防工业的发展工作、应用通信技术及装备高级工程技术新一代通信网络光纤宽带通信网网络探测及网络管理移动通信宽带/高速无线通信卫星通信、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和信息安全,电子商务,通信抗干扰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卫星遥感系统等、信息编码和信号传输,语音和图像处理和多媒体通信技术,通信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这门学科几乎贯穿于一切科学,也贯穿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主要在全国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和科研单位从事通信技术和装备研制,应用。

就业方向专业工作职责:一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在知名企业、航空公司、通讯公司等单位工作,近一半本科生考研后继续学习。

就业方向专业能力素质需求:研发工程师或者高层市场或者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要符合要求,需熟练掌握信号产生,信息传递,交换与处理的有关技术,另外还必须要有软件开发和设计方面的技能。

三、院校分析等

1、在学校排名中

下面是网依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评第四轮结果,整理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排在前三位的高校分别为北京邮电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A级院校(学科评估为A级)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

A级院校多为985和211高校,985高校居多,这几所高校专业实力和学校综合实力不容置疑,随便考个院校,就能帮我们在增强专业实力之路上走得更远。

北京邮电大学作为一所具有行业特色的大学,但在通信和信息系统方面却无一所大学可以与其媲美。北邮通信与信息系统师资力量并不算强大,拥有刘韵洁院士为首的多位名师大家,北京邮电大学西土城校区更是做到了“5G信号实现全覆盖”。北京邮电大学作为电子信息领域声名显赫的“两电一邮”之一,其实力已被业内认可。北邮是一所比较特殊的学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称为“小清华”,就是因为投档线和清北人大比较接近,也经常招收清北水平的学生,主要是因为邮电局及以后的邮政局,电信局等,再加上以后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都是很不错的机构。然后互联网兴起,北邮赶上这趟班车,互联网行业有“北北邮,南华科”之称,这意味着这两所学校毕业生占互联网行业一半,互联网行业还更愿意招这两校的同学,意即就业超理想。北京邮电大学的地域优势就更明显了,北京作为互联网行业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新校区还很好地解决了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难题。北邮的现状是这样的:在北京、通信行业、互联网行业都有极高的认可度,但是在外省其他产业你难免会遇到「邮电大学?以后毕业会进邮局工作吧,不错不错。」这种评价。这种效果大不取决于学生本人。从整体上看,北京邮电大学虽为211高校,但它的通信和信息系统专业在国内排名第一,假如,考生不必非冲击985高校不可,北邮也是个不错的学院,实力学生都能有所震撼。

B级院校(学科评估为B级)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南京邮电大学为省部共建大学、江苏省属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学科遴选院校。南京邮电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各高校第115名位,人才培养方面,排名第120名位;科研,第117名。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南邮王牌专业呀,尽管后来也有部分学校赶了过来。南邮虽然为非211/985院校,目前为双一流学科建设院校,但总体来说在通信计算机行业的认同度仍然较高。基本上在哪里读大学哪里就是你的第二故乡,而南京是六朝古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大(在选市时,不选择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的城市),非常适合未来发展。南邮的通信和信息系统就业情况还可以,薪资待遇还可以,硕士毕业保底还在12k以上,技术岗好多都是14k向上。南邮就业按照就业公司or产业划分国企研究所:三大运营商、邮政局、国家电网、十四所等…行:各大行信息技术岗。设备商:华为中兴海康威视新华三等等。互联网:阿里腾讯百度美团字节跳动等(这个太多啦)。按照就业岗位划分为:技术岗:前端/后端开发、测试开发、数据挖掘、算法、运维……非技术岗:营销(比如华为的销服岗)、产品经理、产品运营。一句话,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完全不愁,可谓商家抢手。

C级院校(学科评估为C级)湖南大学、海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云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

长春理工大学就是这样一所相当不错的高校。学校硬件设施实际尚可,能适应学习需求。二是学科建设上长春理工确实搞得好。国家学科评估数据你可以看看,长春理工大学作为双非院校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还很靠前,力压部分985,211院校,专业实力可见一斑。一、问题的提出通信与信息系统作为长春理工的王牌,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的专业压力,而长春理工大学的学校对于通信与信息系统同样非常关注,因此学校管理算是相当严格。如果你有更多的压力,你可以在图书馆朗读亭里阅读一些诗歌或文章(那么也可以分享一下,也可以让你更亲密哈哈),那么学校也有专门的心理老师来预约。那么周末就能到周边看电影、逛大街、逛街哈哈。长春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今年研究生统招人数为43人,招生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并且长春理工大学的报考性价比也是非常高滴。

2、分数线上


通信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附考研分析)


由上可知,该专业录取分数多集中在国家线左右,甚至高者还在310分左右徘徊,整体上成绩并没有特别好,比较轻松,但正因为成绩不高,所以竞争力一定很强,而想要在复习功课时崭露头角,成绩远远不止这些,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实力和专业素养,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成绩上,而应该和自己的对手进行对比,反正前几年录取的成绩也只能做为参考,增强自己的实力为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8629414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编辑:厚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dzlhx.cn/yxzy/106794.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